您的位置:首页 >公告 >

东庄风云:一个莆田系村庄的暴富与空心

1970-01-01 08:00 来源:

 

东庄风云:一个莆田系村庄的暴富与空心

 

摘要:这里豪宅林立,却街道冷清;别墅成群,却大门紧闭。如果说外向、冒险型的妈祖文化让莆田东庄人走向全国、世界,那么,宗族观念则吸引他们衣锦还乡、落叶归根——财富成为光宗耀祖的最大资本。传统与现代,城市与乡村、暴富与空心、信仰与金钱……这一切既矛盾、又和谐地交织在东庄。

腾讯财经 冯军 发自福建莆田 | 编辑:文小刀

初夏,是东庄一年中气候最好的季节,阳光明媚却不炎热。村子里有些空荡荡,男性老人们在老年协会打牌聊天,几位中老年妇女挑着箩筐走向菜地,偶尔一两个小孩打闹着跑过。

这并不是一个普通的村庄。东庄,福建莆田市秀屿区的一个海边小镇——这里是全国90%以上民营医院老板的故乡,全国最富裕的村庄之一。这里豪宅林立,却街道冷清;别墅成群,却大门紧闭。

2016年5月,魏则西事件犹如一颗深水炸弹,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百万莆田人炸到了风口浪尖。但他们的老家,则几乎一如往日的平静。东庄上,不过是别墅围墙之间的小道上,多了几个找人攀谈的记者。

“莆田这下全世界都有名了。”已经“落叶归根”的商人林明(化名)叹了口气,打开微信朋友圈,向腾讯财经《棱镜》展示了一个H5页面:《被全国声讨的莆田!请一起为她正名》。

这个由福建媒体《海峡都市报》制作的页面,背景音乐高亢激扬,“如果说莆田人都自私自利,可我要告诉你,莆田历史上有扶危济困、舍身救难、慈悲大爱的林默妈祖。”页面上的数字显示,已有300多万人点赞“为莆田正名”。

莆田地区是妈祖信仰的发源地,妈祖的原型林默娘娘一千多年前出生在这里。妈祖文化作为以通商为主的海洋文化在中国的代表,与以农业为主的大陆文化相比,更具外向性、冒险性。

莆田的妈祖庙数以百计,仅湄洲岛上有近20座。千百年来,这里的人们出海捕鱼为生,向妈祖娘娘祈求风平浪静、出入平安。如今,妈祖的香火更旺,走向全国、世界的莆田人,依然依靠妈祖维系着情感的桥梁,寄托着生意红火的希望。

不过,陈新喜——魏泽西事件当事人——如今祈求的,只能是尽可能的人身自由了。5月20日,有消息称,因为持有两张身份证,陈新喜已经被江西警方展开调查。

对于拖累整个莆田系声誉的陈新喜兄弟,莆田人感情复杂:有人同情他们的“躺枪”;有人斥责“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”;也有人强调,陈新喜早已定居成都,不愿和莆田人打交道,似乎不愿将其归为同宗。同样,举报莆田系的陈元发,亦在家乡留下了“内鬼”的名声。

莆田人宗族观念深厚。早期的莆田人,漂洋过海到海外谋生,华人华侨遍布全球,有“中国的犹太人”之称,宗族是联系乡人的重要纽带。改革开放后,莆田人勇闯商海,宗族之间的“传帮带”同样是商帮发展的重要基础。此次医疗事件,也让东庄的陈、詹、林、黄四大家族人人皆知。

东庄,是莆田乃至中国东部乡村,在改革开放后暴富起来的一个典型代表。这里豪宅林立,别墅成群,俨然一线城市的高档别墅区。居住在香港山间别墅的富豪们,可在港岛金融体系翻云覆雨,而莆田东庄高楼的主人们,亦可轻易撼动中国的医疗、鞋业市场。

然而,与中国仍然处于贫困线上下的大量村庄相同,东庄镇也是典型的空心村,只有老人、妇女在家,街道冷清、大门紧闭。南方农村相互攀比盖楼的风气,在这里愈加突出;办医院亏本的人多年不敢回家,而赚到钱的老板则被视为“社会精英”,可以把“小三”带回家和原配、父母团聚。

如果说外向、冒险型的妈祖文化让莆田东庄人走向全国、世界,那么,宗族观念则吸引他们衣锦还乡、落叶归根——财富成为光宗耀祖的最大资本。

传统与现代,城市与乡村、暴富与空心、信仰与金钱……这一切既矛盾、又和谐地交织在东庄。

外向、冒险:东庄的暴富历程

与温州一样,先富的理由往往是先穷——因为耕地的贫瘠,人们不得不经商谋生。东庄位于莆田市西南部,地处湄洲湾北岸礼泉半岛,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.45亩。

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,东庄人以“赤脚医生”的身份开始走南闯北。陈新贤是一个典型的代表,其在上世纪80年代跟随宗族长辈成为游医,随后“200元买了一本医生证书”,开始了在成都的皮肤科承包生意,这给他带来了第一桶金。

之后,陈氏兄弟进军武警医院承包生意,依靠在黑白边缘的游走,20多年内迅速将康新集团做大。康新医疗前员工透露,早在2009年,康新医疗的规模就已达到20亿元左右,净利润不低于30%。换言之,康新的盈利能力远远强于大多数中国民营公司。

数以万计的陈氏兄弟们,散落在全国乃至全球,终于成就东庄的暴富与民营医疗的霸主地位。莆田的《湄洲日报》2006年报道,当时东庄在全国医疗行业产值中占到80%以上;在全国共有1万家民营医疗机构,占比93%;资产总数达360亿元;年营业额3050亿元;员工总数63万人。在医疗及相关企业创造的产值,超过了中国中西部个别省的生产总值。

一方面,妈祖文化的外向性、冒险性、进取性,在千百年捕鱼传统中赋予东庄人的勤劳、勇敢品质,是他们在改革开放中致富的法宝。另一方面,行贿、虚假营销、过度医疗、医疗欺诈等原罪,又在东庄人的暴富过程中如影随形。

 

东庄风云:一个莆田系村庄的暴富与空心

 

这样的争议同样出现在东庄人的第二大生意——鞋业当中。莆田,甚至被称为“假鞋之都”。

“白天都没人,晚上店面就开了,凌晨是最繁忙的时候。”讲起莆田的假鞋,出租车司机阿伟显得有些兴奋,5月10日19时许,他将《棱镜》带到了莆田北部的安福电商城——莆田最集中的假鞋交易地点。

入夜时分,街边的店铺逐渐打开,灯光亮起,工作人员开始把鞋摆上展柜。这些店都有自己的品牌名,打的是名牌的擦边球:约200米的安福街,就有10多家与“新百伦”相像的店名,如“新巴伦”“纽巴伦”“新贝伦”等;而骆驼牌则有“台湾骆驼”“美国骆驼”“蒙古骆驼”“西域骆驼”等多个品牌。

《棱镜》走进数家仿冒“新百伦”的店铺,这里有正牌的所有款式,“官网有的款式,我们都有,有些他们还没上市的我们都仿出来了。”二者的最大区别在于,冒牌鞋往往将“new balance”标注为“new barlun”,价格比正品低出5-10倍。

夜幕渐深,安福街及周边逐渐热闹起来。摩托车、电动车、货车载着一箱箱的鞋子来回穿梭。有些则将车子停留在路边,等待取货人。一手交钱,一手交货,这里用着最简单直接的交易方式。装卸货之间,安福商城的繁忙一直持续到深夜两三点。

 

东庄风云:一个莆田系村庄的暴富与空心

 

“让全世界穿上名牌”是莆田“假鞋”的口号。据当地人介绍,安福商城一晚的交易额能上亿元,而七步村则是冒牌鞋最集中的制造基地。官方数字显示,莆田全市现有制鞋企业4086家,2015年产值达539亿元,从业人员几十万人。

实际上,除了东庄的民营医疗和“假鞋”,莆田人还主导着全国诸多行业。比如,忠门镇人的木材生意,仙游县人的红木生意,北高镇人的黄金珠宝生意,郊尾镇人的加油站生意……

衣锦才还乡:高楼下的空心村

在暴富的过程中,宗族性质的“传帮带”,是莆田人能够主导民营医疗、“假鞋”、红木等等生意的重要原因。“莆商宗族观念深厚,基于莆田商帮的贸易网络遍布全国,辐射全球,是发展现代贸易业的天然人力资源禀赋。”莆田市政府官网的一篇文章如是说。

宗族观念同样吸引游子们衣锦还乡、落叶归根,用财富光宗耀祖。

“赚了钱回家盖个房子”,这几乎就是农村版的“中国梦”。东庄也不例外,这里的房子同样相互攀比着海拔高度;不同的是,在东庄,五六层已是普通民宅,路边不少十多层的高楼正在建设,而带院落的欧式别墅也随处可见。

虽然镇政府反对“高、空、大”建房陋习,提倡建三层半小洋楼。但这并未阻止东庄人露富。

白色的小洋楼、漂亮的落地窗、高耸的罗马柱、笔挺的棕榈树、整齐的围墙以及布满四周的监控……这就是牵涉魏则西事件的陈氏兄弟家,在东庄苏田村显得颇为气派。

詹、陈、林、黄四大家族的豪宅在当地也是“数一数二”。比如,中国博爱企业集团掌门人林志忠老家的别墅在石前村属于“奢华型”,3米高的围墙全是用高档石料打磨而成,豪华的大门顶上吊着印有“林”字的大红灯笼。北京民众集团董事长詹阳斌老家的10层豪宅,在东庄马厂村也相当显眼。

“在东庄,房子就代表实力。”莆田商人林明表示,上十亿元家产的老板可能较少,但几千万家产在当地只是普通阶层,花上千万建房子对他们来说算不上什么。

为何东庄人热衷于建豪宅?“没有好的房子,别人看不起你,即使借钱也要建好房子撑门面。”林明解释,在外出之前,东庄人都是农民,总希望能在外赚到钱,对家人、对下一代、对祖宗都有个交代。

实际上,东庄也是典型的留守村,大部分年轻人都到外地办医院去了,甚至连问路都找不到人,很多豪宅、别墅都空置着。广为流传的一个段子是:当刮风下雨时,留守在家的老人一上午也关不完家里的窗户。

留守妇女们往往只会说莆田话,很难与外地人沟通。而男性老人们多少会说一点普通话,作为莆系第一代,他们曾游走全国。

令人捧腹的是,在东庄的大街小巷,随处可见医药、器械广告。就连陈新贤家门口的电线杆上也贴着“牛黄乌蛇,专治牛皮癣”的小广告。这正是东庄人曾经发家的本领。

“你们信这些广告吗?”面对《棱镜》的提问,一位曾在江西承包过科室的马厂村老人微笑着回答:“我们以前就是干这个的,你说信不信?”

和其他地方的农村一样,东庄最热闹的时候就是春节。届时,在全国各地办医院、承包科室的老板们都衣锦还乡。

“我们都是用卡车将奔驰、宝马等豪车运回东庄,自己坐飞机回来,然后出去的时候又把车子运走。”林明讲述,春节来临时,做拉车生意的人就会问“今年要不要拉车回去”。曾远在新疆的他,多次将路虎座驾从乌鲁木齐市运回莆田。

当地的一个饭后谈资是,春节期间,暴富的老板们会带着二奶、三奶回家见原配老婆、父母。而平时原配妻子在家伺候父母,甚至挑粪种菜、下地干活。

“三妻四妾多得很,如果大老婆不告他,那别人管不到啊。”曾在西安办过皮肤病医院的老李说。相传东庄的一户人家有5个儿子,娶了13个老婆。

东庄人的富是藏不住的。2012年,四大家族中某位大佬的孙子结婚,请来了诸多一线明星表演,沉寂许久的村子一下热闹起来。

“有钱的人就是皇帝,过年回来走路都大摇大摆,大家都围着他转。”林明说,东庄也有借了亲朋好友钱办医院亏本后多年不敢回家的人,“一个是没面子,一个是怕人追债。”

救赎与转型:一边是妈祖,一边是上市

 

东庄风云:一个莆田系村庄的暴富与空心

 

妈祖文化与宗族观念的综合作用,让东庄得以抓住改革开放民营经济发展的契机,富了起来。但未能让东庄避免中国农村的空心化现象,而财富积累过程的“原罪”,更是让东庄陷入了争议之中。

争议之中,东庄上的老人与年轻人,大佬与中坚,外出者与留守者,走上了各自不同的救赎与转型之路。

第一代的莆田系游医,在“落叶归根”之后,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在了家乡的公益事业和妈祖信仰上:他们将自己和晚辈外出闯荡得来的财富,转化为对家乡的回报,和对妈祖的敬奉。

67岁的詹金炉是莆系第一代,靠卖治疗蛔虫病的药(当地俗称:鹤鸽菜)发家,大儿子詹阳斌(北京民众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)、侄子詹国团曾跟随他走南闯北。回到家乡后,除了教育等公益事业,詹金炉热衷于传播妈祖文化。2009年,其担任秀屿区妈祖文化交流中心主任,开始筹建妈祖阁。

莆系的另一位祖师爷陈德良隐退江湖后,操持着盖陈靖姑祖庙。在当地,陈靖姑跟“海上女神”妈祖齐名,被称为“陆地女神”,也被认为是当地所有陈姓人的祖宗。

通过这些老人的组织,离家的年轻人亦加入了这一“救赎”。当地有许多“芳名榜”,从修马路到建学校,从盖祖庙到建妈祖阁,在外开医院的老板们的名字往往写在最前面,因为他们捐赠的最多。

例如,詹金炉牵头的妈祖阁建设资金,大多来自莆系老板们的捐赠,其中詹国团捐赠30.2万,詹阳斌捐赠101.8万。陈德良主导的陈靖姑祖庙从1990年开始筹建,到2005年开光,历经15年,花费2000万元,很多也是由民营医院的老板们捐赠。

2014年春节期间,在镇政府的倡导下,回家的老板们共募集了1600万元,在老家建设各类文化活动中心、女子广场舞健身队、各类体育设施等。

如今,妈祖像、陈靖姑像已屹立在东庄,附属设施也都在完善中。而东庄镇政府在妈祖阁前立的标语尤为醒目:“在外乡亲:你是社会的精英。”

除了回报家乡,“在外乡亲”们也在寻找不同的“救赎”之旅。对他们而言,医疗产业的转型升级,既是对曾经“原罪”的救赎,也是在多年以来层出不穷的类魏泽西事件倒逼之下,必走之路。

实际上,一些已经完成原始积累的莆系大佬两三年前就开始着手“正规化”,进军医疗产业上下游和资本市场。

2014年春天,翁国亮一行人从莆田市长、福建省长一直见到了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。翁国亮的华夏医疗集团也在港股上市,随后更是引进刘永好 、冯仑等资本大鳄。

2014年6月,林志忠、詹阳斌等又领衔成立莆田(中国)健康产业总会,吸纳了8600家莆系医院。成立仪式上,莆田市市委书记周联清表示:“全国民营医疗我们莆商占这么大的份额,我们用市场换投资,没有理由做不好的。”

福建省、莆田市政府也一直试图引导莆系医疗规范发展。2015年颁发的《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》明确提出,“引导非公立医疗机构走向高水平、规模化,重点发展专科医院和高端医疗服务。”

抱团的莆系大佬们还成立了“普天药械网”,意在打造医药电商平台。目前,莆田市政府已经下文,要求全市公立医院的低值医用耗材只能在普天药械网上集中采购。

同样,成为“假冒”代名词的莆田鞋业也在试图转型。

2015年12月,莆田市政府出台了《关于推进鞋业转型升级七条措施的通知》,要求鞋业要在莆田转型升级中走前头,重点培育10—20家市级鞋业龙头标杆企业。

莆田市还联手阿里巴巴推出了“中国质造·莆田好鞋”专场活动,翁玉耀市长亲自在淘宝上为莆田鞋代言,并向马云表示:“希望阿里巴巴继续关注支持莆田的红木工艺品、金银首饰、农副产品、医疗健康产业等,助推莆田产业转型升级。”

然而未等阿里“伸出援手”,魏则西事件让莆系医疗、百度都成为众矢之的。一切来得如此突然。

一切又很快回归平静。事件平息后,莆田系究竟将何去何从?

微风吹起,立在海边的妈祖像侧身凝望着东庄,建在山顶的陈靖姑像也俯瞰着东庄。

相关新闻